English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000-11-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特约记者 周文峰 我有话说

谈祥柏,1930年出生于上海。在数学上对数与矩阵,博弈论及组合数学深有研究。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他从事科普创作已逾半个世纪,主要作品有《奇妙的幻方》、《数学百草园》等。

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穿过一段蜿蜒曲折的老巷,我有幸拜访了著名的数学科普作家谈祥柏先生。谈先生的寓所很是简朴,虽地处市中心,倒也不喧不闹,屋外有一棵老树守卫着这一方宁静,颇有点陶翁当年“心远地自偏”的韵味。

谈先生中学和大学均就读于著名教育家胡敦复先生创办的大同附中和大同大学。自幼喜欢文学,也曾对旧派武侠小说,如《蜀山剑侠传》,痴迷不已,对新派武侠小说则特别推崇金庸,他认为好的武侠小说特别能开拓人的想像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谈先生也很有心得,显露出扎实的古文功底和渊博的文史知识。

谈先生与科普的结缘始于他12岁时读到金克木先生翻译的《流转的星辰》一书。天文学是一个具有诗意的学科,金克木先生的译笔又非常深刻而富于哲理。以此为契机,谈先生跨入了科学之门,也越来越喜欢看科普书,1947年,尚是高中生的谈先生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科普作品。

但一个猛子扎进科普,并且一扎就是逾半个世纪,却另有渊源。谈先生是个性情中人,照他自己的说法,偏偏又“有个很古怪的禀赋,即记忆力特强……无法中止对早逝和早已分手的前后两位女友的思念。”曾用过静坐、练气功等法,但效果全无。后来,在弗洛伊德“升华”理论的引领下,谈先生把自己沉浸到艰难而有趣的数学中去,如老僧入定般全神贯注。“数学居然像活性碳,能够吸附我的记忆和感情。”而一旦“上了科普这条‘贼船’之后,就再也不肯迷途知返了。”

谈先生如今已是著作等身,正式出版的创作和翻译书籍达40种,科普文章近1000篇。199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1996年5月,《奇妙的幻方》一书被评为全国第三届科普作品一等奖。

谈先生著述虽多,但每篇必精心为之,绝不敷衍了事。他认为从事科普创作最最首要的是厚积薄发、远离名利。如果自己都是半吊子水,糊里糊涂,如何示之他人,因此,自己不了解的、非自己专业范围内的科普文章,很难写好。谈先生虽学识渊博,但所写所述的都与自己的专业数学有关。写科普也不是简单地复述科学知识,这其中有个艰苦的创造过程,需要长期的、扎实的积累,需要良好的文艺修养和底蕴,不是说想写就能写的,为科普而科普是写不好科普的。同时,写科普文章就像修身养性一样,需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谈先生从事科普创作,就像丰子恺先生所作的一首词中所说:“饮酒看书四十秋,功名富贵不须求,粗茶淡饭去悠悠。”罗丹曾说:“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为名利所熏的心灵同样很难发现科学中的美,这样又如何能写出好的科普呢?

谈先生还特别强调搞科普应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也就是要做好本土化工作,要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最近,美国的波特兰市仿建了一个苏州的园林,取名为苏兰园,门票为250美元,但开放第一天就游客盈门,最后不得不限量售票。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建高楼大厦,人家根本不稀奇,民族的东西才最有魅力。翻译作品当然也要做,谈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非常喜欢马丁·加德纳的数学科普,并与马丁·加德纳和康威一直保持私人来往。谈先生通晓英、日、德、法和拉丁语,在翻译方面成绩卓著,他深有感触地说:科普作品翻译的难度很大,同样需要深厚的积累,不仅是语言本身,还包括许多背景知识的积累,要不然会闹笑话的。目前,科普书的翻译质量很成问题,这对科普工作是个很大的损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